繃緊“脫貧攻堅”這根弦
2020-09-29 標簽: 來源:延邊新聞網
“我們要堅持做到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監管,絕不能讓一個貧困群眾脫貧再返貧。”日前,敦化市黑石鄉黨委書記王孝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黑石鄉對脫貧攻堅工作不松勁、繃緊弦, 在全鄉35戶、60名貧困人口于2017年全部脫貧之后,繼續幫助已脫貧群眾發展產業項目、尋找增收渠道,確保脫貧群眾不返貧、不掉隊。
幫扶產業 讓貧困群眾有一個好產業
該鄉聚焦脫貧鞏固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了脫貧攻堅后扶長效機制,鄉主要領導和機關干部包保1-2戶貧困群眾,幫助已脫貧群眾尋找增收渠道,大力發展“四小工程”,發展養雞、養牛以及種植黑木耳、人參等經濟產業,增加脫貧致富造血功能。目前,該鄉已有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四小工程”項目,其中養豬戶5戶、養雞戶10戶、養鵝養鴨養養戶共計3戶,鄉政府累計出資1.75萬元,幫助貧困戶補貼解決養殖飼料問題,可為脫貧群眾帶來經濟效益6.1萬元。朝陽村脫貧群眾劉淑梅共計飼養了60只大鵝和30只羊,為降低飼養成本,該鄉政府給予其玉米飼料補貼款1000元。
因戶施策 讓貧困群眾有一份好收入
黑石鄉黨委關心脫貧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情況,積極開拓渠道,增加他們的經濟收入,”確保其脫貧不返貧。
該鄉為原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設立17個“公益性崗位”,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自主勞動致富;為1名“ 雨露計劃”貧困家庭學生發放補貼3000元;積極做好小額信貸工作,先后幫助4戶有意愿、合乎條件的脫貧戶辦理“四小工程”貸款業務。該鄉扶貧部門積極開辟市場銷路,尋求訂單訂貨,將困難群眾生產的優質大米發往寧波等地,增加脫貧群眾的收入;做大做強光伏扶貧產業,保障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利益,提高了全鄉產業扶貧項目的支撐能力。自安村黨支部與吉林艾利特米業公司進行合作,全部貧困戶均加入村水稻種植合作社,利用艾利特米業公司的銷售網絡進行銷售水稻,合作社拿出一定水稻收入作為扶貧資金主要解決原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的實際困難,預計每戶增收400-1000元。
改善民生 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
黑石鄉黨委全面抓好抓實“兩不愁三保障”各項工作,積極為困難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切實解決他們的生產、生活困難,補齊短板,努力讓他們都能過上好日子。
該鄉積極做好“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對2016年以來已經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清退戶、邊緣戶、低保戶、特困供養戶的安全飲水、住房安全、醫療保障、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年人均收入等進行全面“回頭看”走訪,發現問題,逐一整改,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該鄉滕秀霞和高慶祥夫婦長期患有糖尿病和心臟病,家中還收養了一個21歲的癱瘓侄兒。在鄉政府的扶持下,2019年,他們家養殖出欄50只雞,收入4000元。今年,鄉里又為其提供50只雞雛,預計年末可收入4500元。今年84歲高齡的貧困戶老人雷祥老人激動地告訴記者:“我現在居住的新瓦房,是鄉里幫助蓋的;吃的、穿的也是國家給的;多年看病一分錢不用花,感謝黨和政府讓我過上這么好的生活! ”
田文良 記者 邢玉才
黑石鄉對脫貧攻堅工作不松勁、繃緊弦, 在全鄉35戶、60名貧困人口于2017年全部脫貧之后,繼續幫助已脫貧群眾發展產業項目、尋找增收渠道,確保脫貧群眾不返貧、不掉隊。
幫扶產業 讓貧困群眾有一個好產業
該鄉聚焦脫貧鞏固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了脫貧攻堅后扶長效機制,鄉主要領導和機關干部包保1-2戶貧困群眾,幫助已脫貧群眾尋找增收渠道,大力發展“四小工程”,發展養雞、養牛以及種植黑木耳、人參等經濟產業,增加脫貧致富造血功能。目前,該鄉已有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四小工程”項目,其中養豬戶5戶、養雞戶10戶、養鵝養鴨養養戶共計3戶,鄉政府累計出資1.75萬元,幫助貧困戶補貼解決養殖飼料問題,可為脫貧群眾帶來經濟效益6.1萬元。朝陽村脫貧群眾劉淑梅共計飼養了60只大鵝和30只羊,為降低飼養成本,該鄉政府給予其玉米飼料補貼款1000元。
因戶施策 讓貧困群眾有一份好收入
黑石鄉黨委關心脫貧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情況,積極開拓渠道,增加他們的經濟收入,”確保其脫貧不返貧。
該鄉為原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設立17個“公益性崗位”,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自主勞動致富;為1名“ 雨露計劃”貧困家庭學生發放補貼3000元;積極做好小額信貸工作,先后幫助4戶有意愿、合乎條件的脫貧戶辦理“四小工程”貸款業務。該鄉扶貧部門積極開辟市場銷路,尋求訂單訂貨,將困難群眾生產的優質大米發往寧波等地,增加脫貧群眾的收入;做大做強光伏扶貧產業,保障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利益,提高了全鄉產業扶貧項目的支撐能力。自安村黨支部與吉林艾利特米業公司進行合作,全部貧困戶均加入村水稻種植合作社,利用艾利特米業公司的銷售網絡進行銷售水稻,合作社拿出一定水稻收入作為扶貧資金主要解決原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的實際困難,預計每戶增收400-1000元。
改善民生 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
黑石鄉黨委全面抓好抓實“兩不愁三保障”各項工作,積極為困難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切實解決他們的生產、生活困難,補齊短板,努力讓他們都能過上好日子。
該鄉積極做好“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對2016年以來已經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清退戶、邊緣戶、低保戶、特困供養戶的安全飲水、住房安全、醫療保障、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年人均收入等進行全面“回頭看”走訪,發現問題,逐一整改,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該鄉滕秀霞和高慶祥夫婦長期患有糖尿病和心臟病,家中還收養了一個21歲的癱瘓侄兒。在鄉政府的扶持下,2019年,他們家養殖出欄50只雞,收入4000元。今年,鄉里又為其提供50只雞雛,預計年末可收入4500元。今年84歲高齡的貧困戶老人雷祥老人激動地告訴記者:“我現在居住的新瓦房,是鄉里幫助蓋的;吃的、穿的也是國家給的;多年看病一分錢不用花,感謝黨和政府讓我過上這么好的生活! ”
田文良 記者 邢玉才
【責編 付亞男】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吉林日報】“一紅一綠”扮靚小康路 ——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見聞 本報記者 王雨 乘著微風,伴著淅瀝的小雨,日前,記者走進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 ?000平方米的廣場上,紅色鳳凰雕像傲然挺立;步 ...
- 【中國報道】脫貧攻堅,精準施策精準發力 中國報道訊(通訊員韓龍玉)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吹響以來,吉林省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落實省 ...
- 【中國報道】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加快改善環境質量 中國報道訊(通訊員韓龍玉)為規范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建立企業生態環保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促進企業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自《 ...
- 【吉林政府網】延吉市:多措并舉力促返鄉創業 近年來,延吉市不斷創新人才工作思路,以平臺優勢、政策優勢、保障優勢厚植創新創業沃土,著力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拉動返鄉創業新引擎。 ...
- 【新華網】延吉:擦亮“流動名片” 提升“創城速度” 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最直觀體現。延吉市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延吉市交通運輸系統積極響應、廣泛動員,多措并舉推進 ...